經濟日報重點新聞
1. 馬:三項前提下 復徵證所稅
國民黨主席馬英九昨天在中山會報表示,復徵證所稅案,在量能課稅、不會得不償失、簡政便民三項前提下,國民黨會盡最大努力,加強政策溝通說明,黨團與行政團隊團結一致,期能順利通過。
馬英九表示,量能課稅,即有所得就課稅;不會得不償失,就是不讓課徵的行政成本高於稅收;簡政便民就是政策簡單,讓民眾清楚了解。
與會者也提出包括美牛議題、公視董監事任期六月到期等議題;馬英九表示,這些議題相關議程安排、審議的優先次序很重要,影響外界觀感,也影響立法成效,「務必以民眾最大福祉為依歸」。
為避免重蹈決策反覆,總統府昨晚舉行府院黨溝通平台會議,府院黨三大秘書長曾永權、林益世及林中森,加上財政部長劉憶如、金管會副主委李紀珠等財經官員,與提出證所稅版本的藍委交換意見,統一口徑與步調。
會後決議,成立證所稅法案版本整合小組,政策會執行長林鴻池擔任召集人,整合出國民黨都能接受的版本。證所稅在立法院本會期一定要排入議程,但修法內容尊重立院。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下周四開始審查證所稅案,國民黨團表示,從初審、朝野協商到院會處理,時間至少超過一個月,本會期通過證所稅很困難。
昨天上午傳出國民黨秘書長林中森致電國民黨團指示,為穩定股市,盼本會期三讀通過證所稅案。立法院長王金平回應表示,「沒那麼簡單啦!」
下午國民黨舉行中山會報,據轉述馬主席表示,證所稅案,期望「本會期」通過。馬王不同調、行政立法兩院出現重大歧見的傳聞立刻傳開。
國民黨中央緊急修正表示,馬僅說「盡最大努力,期能順利通過」,沒有講要在「本會期」通過。
2. 馬:證所稅 要排入本會期
府院黨昨(22)日啟動協調平台會議,針對證所稅法案版本成立整合小組。馬英九總統並在國民黨中山會報上下達指令,證所稅案一定要排入立法院本會期議程,並表達「希望此案能通過」的期許,但內容尊重立法院審議結果。
馬總統強調,在「量能課稅、不會得不償失、簡政便民」三項前提下,持續推動證所稅並排入議程,但內容尊重立法院審議。
馬總統進一步解釋,量能課稅,亦即有所得就課稅;不會得不償失,就是不讓稽徵的行政成本高於稅收;簡政便民就是政策簡單,讓民眾清楚了解。國民黨秘書長林中森則強調,處理此案將「把握時效,不要拖」。
上述這些談話,被視為總統府與行政院已有「立法院本會期通過證所稅案」的共識,對此,總統府方面說,「總統的立場,一貫都是希望儘速通過。」
與會人士認為,相關談話顯示,降低證所稅不確定性對國內股市衝擊,馬總統已有速戰速決的決心。底線就是立法院本會期先完成初審,再爭取二、三讀,如果還來不及,就召開臨時會再戰。
3. 證所稅本會期闖關 不可能的任務
馬總統明確宣示量能課稅的改革方向,但時間、空間都不允許的情況下,證所稅要在本會期闖關,可說是不可能的任務。
根據立法院審議法案的流程,已付委的證所稅版本,須先經過財政委員會初審通過,同時要在朝野都無異議的情況下,才能交付院會討論,如果有黨團提出協商,協商期需時一個月,六月進入協商,最快也要七月才能到院會討論。
依此時程推算,如果立法院不召開臨時會,證所稅案要在本會期闖關,已確定毫無可能。
4. 降證交稅? 劉憶如搖頭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下周四審議證所稅案,據透露,行政院版本並非「鐵板一塊」,馬英九總統已指示國民黨政策會執行長林鴻池整合各種版本。至於是否「調降證交稅」?「證所稅不溯及既往」?財政部長劉憶如昨天都強調,「沒有這樣的規劃」。
立法院財委會下周一將召開證所稅公聽會,劉憶如和財政部前部長林全都受邀出席,下周四排定審查證所稅。府院高層希望推動證所稅,但美牛爭議、閣揆不信任案延燒,證所稅如果真的決戰六月,勢必遍地烽火。
相關人士昨天指出,立法院長王金平是朝野協商的關鍵主角,但王金平昨天公開表示「本會期來不及」、「馬總統近來沒跟我提過」,證所稅未來變數仍多。
行政院秘書長林益世和劉憶如近日密集拜會朝野立委,對各種傳聞,劉憶如昨天以「一不三沒有」回應:不要再拖延、沒有規劃調降證交稅、沒有規劃不溯及既往、沒有預設立場。
媒體報導,外傳行政院「考慮」復徵證所稅不溯及既往,劉憶如反問,「誰在考慮?傳聞的事情不能當題目來討論」,她昨天在報紙上才看到(不溯及既往),目前沒有此規劃。
國民黨立委蔡正元表示,劉憶如希望大家一起協商,並未強調一定要依照行政院版本通過,但她也請立委多多支持。
立委江惠貞說,劉憶如向她表達,台股受消息面的影響很大,希望本會期不要再拖延,盡快通過。立委曾巨威透露,「劉憶如告訴我,她滿有信心的」。
5. 歐元區危機如何解 德法將攤牌
歐盟23日舉行的非正式高峰會預料將討論成長措施、希臘去留和歐元區公債等議題。在德國考慮支撐成長、各界希望力保希臘留在歐元區之際,德法兩國對遏阻歐元區危機依然立場分歧,可能面臨攤牌時刻。
德國總理梅克爾22日說,不會避免在會中和法國總統歐蘭德出現意見分歧。歐蘭德已提議發行歐元區公債,但梅克爾反對,理由是歐元區國家間的公債殖利率差,能鼓勵財政弱國改善經濟體質,並提升競爭力。
歐蘭德說,他想討論歐元區公債,但希望避免衝突,並把成長和振興支出列為核心議題。基於事態敏感,他拒絕在峰會前討論歐元區債券。德國官員22日則說,德國強硬反對歐元區公債,會中可能不會提到該議題。
不過,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22日建議,歐元區發行歐元債券可望重整銀行體系資本,並打破主權債和銀行債牽扯不清的惡性循環,這是OECD首次支持歐元債券。
國際貨幣基金(IMF)總經理拉加德則呼籲,歐元區迫切需要採取更多行動才能抑制危機,包括接受擴大分攤彼此的歐元債務。
6. 德考慮成長方案 歐股勁揚
歐盟23日舉行的非正式高峰會預料將討論成長措施、希臘去留和歐元債券等議題。在德國考慮支撐成長、各界希望力保希臘留在歐元區之際,德法兩國對遏阻歐元區危機依然立場分歧,可能面臨攤牌時刻。
德國總理梅克爾22日說,不會避免在會中和法國總統歐蘭德出現意見分歧。歐蘭德已提議發行歐元債券,但梅克爾反對,理由是歐元區國家間的公債殖利率差,能鼓勵財政弱國改善經濟體質並提升競爭力。
歐蘭德說,他想討論歐元債券,但希望避免衝突,並把成長和振興支出列為核心議題。基於事態敏感,他拒絕在峰會前討論歐元債券。德國官員22日則說,德國強硬反對歐元債券,會中可能不會提到該議題。不過,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22日建議,歐元區發行歐元債券可望重整銀行體系資本,並打破主權債和銀行債牽扯不清的惡性循環,這是OECD首次支持歐元債券。
國際貨幣基金(IMF)總經理拉加德則呼籲,歐元區迫切需要採取更多行動才能抑制危機,包括接受擴大分攤彼此的歐元債務。歐盟各國外交官員21日也通過「專案債券」計畫,雖然規模不大,僅會在2013年前提供2.3億歐元擔保資金,但具高度象徵意義,因這是歐元債券的先驅計畫,也是成長協定的第1個要素。官員透露,成長協定初期預料還會包括2個要素:擴大注資歐洲投資銀行(EIB)以推動基礎建設計畫,和加速注資歐盟開發基金,協助較貧困的地區。
德國財長蕭伯樂21日在和法國財長莫斯柯維奇會談後承諾成長措施,加上市場認為中國大陸當局會採取振興經濟措施,以及美國成屋銷售報佳音,帶動歐美股市上漲,英法德等歐洲三大股市漲幅在1.8%至2%,美股三大指數漲幅在0.4%至0.7%。
希臘方面,蕭伯樂同意須盡力讓希臘留在歐元區,莫斯柯維奇也說,希臘在歐元區仍有一席之地,但須尊重已做出的承諾,歐洲也須支持希臘的投資和經濟成長。
7. OECD 下修歐元區今明年GDP
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22日下修歐元區今、明兩年經濟成長預測,警告歐債危機延燒對全球經濟復甦構成嚴重威脅,歐洲央行應進一步寬鬆貨幣政策。美國與日本經濟今、明兩年則將呈現溫和復甦;中國的成長也可望在刺激政策中加速。
OECD在半年度經濟展望報告中指出,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率將降到3.4%,不如去年的3.6%,明年將攀升到4.2%,和去年11月的預測相同。OECD34個成員國今、明兩年經濟成長率同樣維持在1.6%和2.2%不變。
OECD首席經濟學家帕多安說:「我們看到民間需求帶動美國經濟彈升,日本經濟稍微好轉,新興市場則呈現溫和到強勁的成長。不過,歐元區經濟持平。」
相形之下,美國將持續從超級寬鬆貨幣政策中受益。OECD預期,今年美國經濟今、明兩年將各成長2.4%與2.6%,優於11 月預估的2%和2.5%。明年底失業率將跌到7.5%。
OECD預估,今年歐元區經濟將萎縮0.1%,不如去年預估的0.2%;明年可望擴張0.9%,同樣低於原估的1.4%。明年失業率可能衝上11.1%的歷史新高。
日本經濟今年將成長2%,和11月預估的一樣,明年將擴張1.5%,低於原估的1.6%,主因是去年強震後的災區重建經濟效益退去。
8. 美4月成屋銷售 回溫
美國4月成屋銷售出現3個月來首度增長,顯示房市正持續回復穩定,逐漸走出從2006年夏季開始房價跌勢。
全國不動產仲介協會(NAR)22日公布,4月成屋銷售比3月增加3.4%,換算成年率為462萬戶,優於經濟學家預測的461 萬戶;3月的數字則從448萬戶下修至447萬戶。若與去年同期相比,4月的銷售增加10%,是連續第10個月成長。
另外,4月成屋售價的中位數比去年同月攀升10.1%,從16.1 萬美元增加至17.74萬美元,創2006年1月來最大增幅。但NAR的首席經濟學家勞倫斯‧尹(Lawrence Yun)認為,這是季節性的因素使然,家庭通常在春季購屋,導致較大也較貴的房屋買氣上升。
9. 負向展望 惠譽大降日本債信評等
信評機構惠譽(Fitch)昨天將日本債信評等大砍兩級,展望維持「負向」,理由是東京當局苦於掙扎讓這個全球第3大經濟體恢復成長。日圓兌美元創1個月來最大貶幅。
惠譽把日本長期外幣和本幣的發行人違約評等(IDR),由原先的AA和AA-雙雙降至A+,主要因日本居高不下的公共債務比率仍在攀升,使主權債務概況面臨的風險日益增加。
10. 全球最有價值品牌 蘋果榜首
最新全球百大價值品牌調查結果昨天出爐,蘋果公司以超過1,800億美元的品牌價值,連續第2年穩坐榜首,第2名是IBM,第3名是Google。
密華布朗公司(Millward Brown Optimor, MBO)根據市調公司明略行的「百大品牌調查」(BrandZ Top 100)報告,生產人氣商品iPhone和iPad的蘋果公司,品牌價值在去年成長19%,達到1830億美元。
社群網站臉書(Facebook)是百大排行榜中,品牌價值攀升最快的企業,激漲74%至332億美元,穩居第19位。
排行前十名的企業中有7家是科技相關企業,不過,麥當勞(McDonald's)和可口可樂(Coca-Cola)也分別穩居第4和第6名。
11. 抗漲效應 LED燈大賣
電費調漲在即,民眾掀起搶購LED燈泡潮。億光、台達電銷售報捷,億光在統一超商推出的299元LED燈泡銷售「秒殺」,第1批10萬顆銷售一空,緊急追加第2批;台達電在好市多銷售的LED燈泡賣到缺貨,將追加5倍鋪貨量因應。
LED燈泡具省電與壽命較長優勢,成為電費調漲趨勢下,市場當紅炸子雞。以主流的8瓦LED燈泡為例,較傳統白熾燈泡、省電燈泡可節省四至九成電費,壽命更是省電燈泡的6倍、傳統白熾燈泡的20倍。
億光搶搭國內電價調漲商機,日前在統一超商推出每顆299元的自有品牌LED燈泡,獲得消費者熱烈迴響。億光行銷服務部經理郭怡君表示,億光這次在統一超商的促銷活動非常成功,可以用「秒殺」來形容。
郭怡君透露,億光已與統一超商談後續訂單,且「數量很大」。外界推測未來億光很有機會拿下全省4,800家統一超商的LED照明換裝工程訂單。
台達電LED燈泡在好市多賣到缺貨,本周緊急鋪貨,補貨數量是前一批的5倍,短期內也推出每顆售價299元的促銷產品搶市。
億光、南亞光電將在6月初以前,新增家樂福通路;台達電規劃6月初再開拓23家B&Q通路;大同集團動員旗下全省243家大同電訊通路,提供民眾與企業換裝LED照明融資服務。
12. LED廠 外企搶入股
台灣LED廠製造能力強,近期陸續傳出海外資金或企業有興趣入股,包括艾笛森可能與歐美通路商談策略聯盟或入股;晶電私募案也傳出大陸廠有興趣參與;東貝、宏齊等則傳被大陸面板廠相中,將合力搶背光商機。
業界認為,LED照明時代來臨,台灣LED產業供應鏈、技術、製造能力成為各燈具製造廠、通路商爭取合作的對象,加上馬政府開放陸資投資LED上限達50%,加速產業對外洽談策略聯盟或入股計畫。
據了解,在台灣眾多LED業者當中,客製化能力強的艾笛森,最受海外資金或企業青睞,已有不只歐美通路商看中,積極上門談策略聯盟或入股,但艾笛森不願回應任何傳聞。
業界分析,艾笛森具備LED封裝元件到LED照明模組製造能力,可協助客戶解決散熱、光學設計等技術,掌握市場動態第一手先機,是讓不少海外資金或企業青睞的主因。晶電私募案也備受矚目,市場傳出可能引進大陸企業資金。
13. 首季平均薪資5.5萬 減1.3%
景氣低迷,加薪不如預期,年終獎金又不如去年多,行政院主計總處昨(22)日發布3月薪資統計,工業和服務業今年第1季月平均薪資5萬5,667元,比去年同期減少1.36%,是歷來第4大跌幅;加計同期消費者物價漲幅後,實質平均薪資減幅更擴大為2.61%,是歷來第三大,僅次於金融海嘯及網路泡沫時期。
去年第1季平均薪資為5萬6,434元,是有調查以來最高,超越金融海嘯前。原以為自此開始走向加薪軌道,軍公教也在去年帶頭加薪3%。軍公教今年第1季平均薪資漲幅超過3%,但工業和服務業雇員倒退。
14. 台經院:製造業下半年亮綠燈
台灣經濟研究院昨(22)日首度發表台灣產業景氣燈號預測,預測第2季整體製造業將續亮黃藍燈,第3季轉升為綠燈,第4季也是綠燈。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總結說:「上半年亮黃藍燈,下半年亮綠燈,製造業景氣要到下半年才見到明顯復甦。」
孫明德指出,電子零組件業將是中類產業中表現最好的,受惠新產品推出,下半年將亮出紅燈,是各中類產業中唯一亮出紅燈的業別。大類產業中表現最差的將是運輸工業,第1季還亮綠燈,第2季到第4季降為黃藍燈,汽車銷售不如去年。
孫明德說,下半年新作業系統推出,可能帶動新一波買氣,蘋果或非蘋果,統統得向台灣採購零組件。去年下半年電子零組件景氣很差,第4季尤其差,比較基期低,因此,預測下半年電子零組件將邁入成長。電子零組件占整體製造業比重很大,該業別景氣轉好,也帶動整體製造業景氣回升。
油價上漲影響汽車買氣,歐、美、中國大陸復甦緩慢也影響汽車零組件出口。孫明德說,第1季各車廠都調高汽車銷售數字,與台經院預測走跌的趨勢不符,不久後就看到汽車業者下調銷售預測。
15. 鴻海艦隊「搶鏡」 三營明年上市
鴻海集團旗下光學鏡頭廠三營超精密,在集團協助出貨奧援、以及上下游垂直整合優勢,預計明年上半年申請回台第一上市,挑戰國內鏡頭雙雄大立光、玉晶光,成為鴻海「第7艦隊」最具指標的前導戰艦。
業界認為,鴻海現為蘋果產品最重要組裝廠,過往蘋果鏡頭需求主要由大立光及玉晶光供應,三營挾鴻海集團資源,有機會與鏡頭雙雄共同搶食蘋果高階鏡頭訂單,讓鴻海集團擁有更完整的接單能力。
三營高層主管接受本報專訪時指出,三營結合鴻海、以及集團揚信、普立爾的整合優勢,挾鴻海龐大出海口的奧援,提供客戶從上游鏡片、音圈馬達(VCM)到下游相機模組與系統方案一次購足的服務,打破現有光學廠單打獨鬥的局面。
三營高層主管強調,因應智慧型手機走向中低價化趨勢,鴻海提供的新競爭模式,可為客戶節省可觀的成本。三營規劃,明年上半年前申請回台第一上市,法人預期將成為大立光、玉晶光頭號勁敵。
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在去年6月的鴻海股東會中,首度透露將打造鴻海集團第七艦隊,透過推動旗下部分事業部門分拆、上市,讓集團運作更為靈活。三營隨後於去年7月成立,被外界視為鴻海第7艦隊的領先指標。
三營目前研發集中在台灣土城,擁有數百件光學專利;生產據點在山西晉城及深圳龍華,目前手中已握有十多家手機、遊戲機、電腦與筆電等一線品牌廠穩定訂單。
三營主管強調,比起大立光、玉晶光主要是生產鏡頭,音圈馬達等多外購自日本,三營最大優勢是垂直整合能力,包括一條龍整合超精密模具、光學鏡頭、光學機構件、自動對焦及晶圓級鏡頭生產,可依照客戶需求,提供800萬、1,200萬畫素相機模組平台完整解決方案。
除了鏡頭相關輸入端技術外,同時三營也擁有面板關鍵零組件包括LED燈條、導光板、增光膜(稜鏡片)等輸出端技術。法人預期,鴻海集團切入光學領域,挾技術、IP專利、量能及價格優勢,將為光學鏡頭領域投下一顆超級震撼彈。
16. iPhone5 提前9月亮相
外電報導,蘋果iPhone5應該會提前1個月、約今年9月發布,原本由於高通的晶片短缺,會延遲發布時間,但在高通全力供貨下,才讓蘋果新機有望提前上市,與Android陣營的新機較勁。
蘋果新機提前亮相,帶動蘋果概念股的鴻海家族也隨之反應,再加上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對投資夏普信心喊話、蘋果在美股股價強彈帶動下,鴻海家族昨(22)日股價一片紅通通,鴻海大漲4.81%,鴻準、廣宇、建漢同步起舞。
外電報導,目前各家智慧型手機業者都在搶出新機,使得高通的晶片供貨吃緊,根據Cowen&Co.分析師霍夫曼(Matthew Hoffman)指出,蘋果iPhone5仍將採用高通「MDM 9615」28奈米晶片。
他指出,高通28奈米製程技術的晶片短缺,主要是受到蘋果提早下大量訂單、Android的代工廠搶購處理器,大家都在擔心避免在高階智慧型手機競賽中落後。
霍夫曼將蘋果2013會計年度(至2013年9月底)的iPhone銷售量預估值,由先前1.5億支上修至1.7億支,2013會計年度第1季(2012年10月至12月)銷售量上看4,250萬支;第2、第3季預估值維持在2,800萬、2,950萬支不變。
17. 宏達電 「卡關警報」可望解除
美國海關放行,美國電信業者Sprint 公告智慧手機大廠宏達電(HTC)旗艦機種EVO 4G LTE將於24日供貨,法人期待,宏達電滯留海關貨品,可望陸續解除警報,縮小對第2季營運影響。
昨(22)日盤中外電傳出宏達電EVO 4G LTE可望順利通關後,宏達電股價從平盤附近的407元一路上漲,一度攻上漲停435元,終場上漲24.5元,收431.5元,成交量也放大到15,733張,擠下王品,重登股后寶座。
宏達電昨日維持一貫說法,強調宏達電產品將迴避設計,以符合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判決,並積極與美國海關合作,期盼加速通過審查程序。
宏達電表示,已有部分產品通過美國海關審查,並送達美國客戶,EVO 4G LTE就是其中一款,至於還有哪些手機可望放行,目前還不知道,但有信心可以盡速解決美國海關審查問題。
ITC判宏達電侵犯蘋果一項專利影響發效,影響宏達電手機在美國銷售狀況,不過法人表示,市場原本擔憂宏達電入美國海關延宕太久,恐衝擊第2季營運,營收甚至只剩950億到1,000 億元,但如果近期陸續解決海關審查問題,第2季營收仍有機會來到1,000億元以上,但如要符合公司預期的1,050億元,還需要觀察。
美國Sprint日前因應宏達電EVO 4G LTE在美國上市,舉行大規模行銷預購,但受EVO 4G LTE滯留美國海關審查影響,無法按時在18日以前到貨,Sprint暫停預購活動,並在網路上掛上缺貨訊息,同時接受客戶取消預購要求。
昨日Sprint則改掛即將推出(Coming soon)訊息,並發出公告向預購客戶說明「等待幾乎可望結束」,預計EVO 4G LTE可望在24日到貨,並出貨給網路訂購的客戶,並盡速提供全國銷售細節。
上周以來宏達電證實有三款手機滯留美國海關接受審驗,包含提供給Sprint的EVO 4G LTE,供應給AT&T的One X,以及去年第4季就與T-Mobile合作推出的Amaze 4G。
現在EVO 4G LTE已順利通關,另一方面AT&T網站上仍掛著One X銷售完畢的訊息,T- Mobile網站上訊息也透露著Amaze 4G 仍缺貨的訊息。
18. 卡關手機放行 宏達電奪回股后
宏達電(2498)驚傳新款手機銷美「卡關」,但昨天美國電信商傳出HTC EVO 4G LTE已獲美國海關放行,昨天股價大受激勵翻紅急拉,一度亮燈漲停,收盤大漲24.5元,以431.5元收市,擠下王品(2727)拿回股后寶座,也帶動高價股比價行情。
台股昨天上演反彈行情,高價股也各擁題材相互比價,宸鴻(3673)帶頭領漲,重回400元關卡,由於蘋果6月11日將舉行全球開發商大會,相關供應鏈如可成(2474)、鴻海(2317)、鴻準(2354)也上揚表態。
宏達電由於傳出與美國海關合作加速通關,昨天股價一吐悶氣,原本早盤股價面臨400元整數關卡保衛戰,但盤中利多消息傳出,股價豬羊變色,甚至一度攻至435元漲停價位,收盤則爆出15718張大量,以431.5元收市。
宏達電指出,目前部分產品陸續通關,但只有電信商最能掌握機種通關情況,也重申對第二季營運展望看法不變。
據外電報導,美國電信商Sprint宣布5月24日將銷售HTC EVO 4G LTE新機,期間雖因海關檢查的拖延進關時間,導致原定5月18日開賣日延後到24日,但美國海關陸續放行仍被市場以利多解讀。
法人指出,美國海關開始放行宏達電的手機,可解讀為宏達電的正面利多,也減低了本季營收大降的風險,但市場也傳出,高階四核心手機晶片仍處於缺貨狀態,後續將考驗宏達電的供應鏈調度能力。
此外,宏達電也在台灣市場積極固盤,今天將在台北發表新機HTC EVO Design,為GSM與WiMAX雙模機種,將由兩大WiMAX電信公司全球一動與威達雲端共同採購。
19. 宏達電挽回法人信心 要看營收
市場傳出宏達電的手機再度獲得美國海關放行,昨(22)日股價一度漲停,但外資法人的觀點是,必須持續觀察非基本面的干擾,一直到海關完全放行才算是利空出盡,短線先看第2季營運目標能否達陣。
宏達電4月合併營收310億元,僅較3月幾乎持平,不如市場預期。不過宏達電對第2季營運依舊樂觀,維持第2季營收目標1,050億元不變,若宏達電5月營收能出現明顯成長,才能挽回外資法人的信心。
外資近期持續減碼宏達電,創下52%的波段持股水位新低,未來外資籌碼流向還是左右宏達電股價最大的關鍵因素。
瑞銀上周把宏達電的目標價,從468元降為420元,是外資法人最新的具體動作。
瑞銀的觀點是,對宏達電第2、3季的展望較為保守,預估第2季營收980億元,恐怕達不到預期的1,050億元;第3季則為956億元。瑞銀預估,宏達電今年每股純益為40.2元,較去年的70.05元相比,呈現衰退。
20. 亞洲通信大會 周永明開講
2012年亞洲移動通信博覽會(Mobile Asia Expo)將於6月20日至22日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登場,宏達電(2498)執行長周永明將出席發表演講,也是周永明繼今年2月參加巴塞隆納舉辦的世界移動通信大會後,再次出席國際級通訊展覽擔任演講人。
亞洲移動通信博覽會歷年來吸引中國大陸及全球重量級領導電信、通訊業者參與,包括中國移動、中國聯通、諾基亞、NTT DOCOMO、Smart、中興、Sprint、雅虎、Visa、萬事達卡、NEC、大唐電信等;今年參展廠商規模擴大,新增華為、思科、IBM、PayPal、騰訊等大廠。
亞洲移動通信博覽會主辦單位每年會邀請各地具影響力的演講者出席。今年發表演講的有思科(Cisco)移動互聯網技術集團高級副總裁兼總經理Kelly Ahuja、大唐電信集團首席技術官陳山枝、南韓KT電信執行副總裁Hyunmi Yang、中國移動董事長奚國華等。
主辦單位全球移動通信協會(GSMA)預估,今年參展人數將超過2萬人,由於大陸已是全球最大的移動通信市場,今年博覽會目標除號召全球知名企業參與,更鎖定大陸內需市場及上海當地消費者。
21. 三星攻LED電視 台廠樂
南韓兩大電子廠三星與LG將停產冷陰極管(CCFL)液晶電視,下半年全面攻LED背光液晶電視,可望加速提升LED電視滲透率,帶動友達、奇美電與面板周邊零組件廠,出貨與毛利率同步上揚。
業界指出,三星、LG是全球電視面板採購大戶,也是友達與奇美電的大客戶。LED電視滲透率加速提升,有助推升友達與奇美電高附加價值產品出貨比重,對面板雙虎降低虧損,有正面幫助。友達與奇美電已推出低價的直下式LED電視面板,使得LED的電視價格,與CCFL液晶電視相差無幾,並獲得三星等品牌電視大廠採用,因此加速擴大LED電視市場規模,也加速淘汰CCFL液晶電視。
22. 5月下旬電視面板價 漲不動
NPD DisplaySearch昨(22)日公布5月下旬大尺寸面板報價,呈現持平走勢,中止4、5月以來的漲勢。主要是中國五一銷售不如預期,歐洲也進入傳統淡季,需求疲弱,不利價格上揚,不過,因面板供給有限,價格也跌不下來,因此持平。
中國五一勞動假期彩電銷售不如預期,接下來大陸的電視銷售會進入季節性淡季,此外,歐洲市場在緊接而來的6月淡季,也會將庫存控制列為優先,導致面板廠在第3季的生產將比較謹慎。
從供給端來看,受到零組件供應限制,加上面板廠持續在不同產線,轉換到39與50等新尺寸面板,導致32、40/42、46 吋等這類舊尺寸面板的供給減少。雖然需求下滑,但面板供給也減少,使得電視面板報價持平。
監視器面板方面,五一假期電腦終端銷售並不特別令人興奮,歐洲地區的電腦終端銷售已經趨緩。消費電腦需求面臨許多挑戰,但商用需求看起來比較平穩。
液晶監視器生產在5月達到高水位,以因應接下來的返校需求,但某些PC品牌對面板採購態度正趨於保守。
筆記型電腦面板方面,筆電終端銷售已經趨緩,這影響PC品牌廠商的信心,有些電腦品牌業者開始趨於保守,並且計畫要調節6月的生產和面板採購。